摘要:皂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,全年均可采收,干燥,或趁鲜切片,干燥。皂刺为主刺及1~2次分枝的棘刺。主刺长3~15cm或更长,直径0.3~1cm;分枝刺长1~6cm,刺端锐尖。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。体轻,质坚硬,不易折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金刚藤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又名菝葜、铁菱角、马加勒、筋骨柱子、红灯果,冷饭头,铁刺苓,金刚根。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。有祛风,活血,解毒的功效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。金刚藤为百合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八月扎 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,木通、三叶木通、白木通的果实。 8~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,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。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,稍弯曲,长3~8厘米。植物形态落叶木质藤本。三出[阅读全文:]
摘要:马鞍藤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由于他的叶子互生,表面上有一层很厚的革质,可以避免水分的散失,形状就像马鞍一样,才叫马鞍藤,是一种泛热带性分布型植物,几乎在全世界热带地区的海边都有它的踪影。生于靠海的山坡[阅读全文:]
摘要:皂角刺 Spina Gleditsiae 皂角刺(英)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别名 天丁、皂针、皂荚刺。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.的棘刺。 植物形态  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屈头鸡,灌木或藤本植物,高2-10米。别名水三七、土三七、水鸡头等。产于广东、广西,喜生于海拔200-2000米稍干燥砂质土壤的疏林或灌丛中 。果入药,性味甘、凉,有疗肺止咳、生津利喉、解毒清肝之效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宽筋藤,中药名。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 (Lour.) Merr.以藤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碎,晒干。别称 松根藤、舒筋藤、大松身入药部位植物的茎,叶。性[阅读全文:]
摘要:黄花梨,落叶乔木,树高10—25米,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。黄花梨果子肉质细嫩且脆,汁多味甜,固形物12~13.3%,单果量220克左右,可食率87.83%,是消暑之佳果。 .植物特征 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(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