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札 发表评论(0) 编辑词条
八月札,中药名。为本通科植物木通、三叶木通、白本通的干燥成熟果实。8~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,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。
中文学名 八月札别 称 八月瓜、八月炸、野毛蛋
界 植物界
门 被子植物门
纲 双子叶植物纲
目 毛茛目
科 木通科
属 木通属
种 八月札
分布区域 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
采收时间 果实成熟时采摘
用 量 9~15g
毒 性 无毒
目录
1 生理特性
2 产地
3 入药部位
4 炮制方法
5 性味
6 归经
7 功效
8 主治
9 相关配伍
10 用法用量
11 禁忌
12 相关论述
生理特性
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,稍弯曲,长3~8厘米,直径2.5~3.5厘米,顶端钝圆,基部具果柄痕。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,皱缩,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,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。果皮厚,革质或微角质。种子多数,包被在絮状果瓤内,形状不规则,呈圆形、长圆形或卵圆形,略扁平,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,有光泽,皱纹细密。果肉气微香,味涩而淡。以肥壮、皮皱者为佳。
产地
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。
入药部位
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炮制方法
洗净,稍浸,闷润至透,切片晒干,或洗净晒干,用时捣碎。
性味
甘,寒。
归经
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功效
舒肝理气,活血,散瘀止痛,除烦利尿。
主治
用于肝胃气痛,胃热食呆,烦渴,亦白痢疾,腰痛,胁痛,疝气,绝经,子宫下坠。
相关配伍
1、治淋巴结核:八月札、金樱子、海金砂根各四两,天葵子八两。煎汤分三天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2、治胃肠胀闷: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用法用量
煎服,9~15g,大剂量可用30~60g,或浸酒。
禁忌
孕妇慎服。
相关论述
1、《本草拾遗》:利大小便,宣通,去烦热,食之令人心宽,止渴,下气。
2、《食性本草》:主胃口热闭,反胃不下食,除三焦客热。
附件列表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科学百科中医药分类 , 生物物种 , 植物 , 中药
收藏到:
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