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骨香 发表评论(0) 编辑词条
鸡骨香,中药名。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. (C. chinensis Benth.),以根入药。秋冬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备用。
生理特性编辑本段回目录
性状鉴别:本品根细长条状,直径2~10mm,表面黄色或淡黄色,有纵纹及突起,有时栓皮脱落。质脆易断,断面不平坦,纤维性。皮部约占半径的1/3~1/4,呈淡黄色。木部黄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产地编辑本段回目录
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入药部位编辑本段回目录
植物的根入药。
炮制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
洗净,切片,晒干。
性味编辑本段回目录
苦、辛,温。
归经编辑本段回目录
归心、肾、肝、胃、肺经。
功效编辑本段回目录
行气止痛,祛风消肿、舒筋。
主治编辑本段回目录
用于风湿性关节痛,腰腿痛,胃痛,腹痛,疝痛,痛经,跌打肿痛。[1]
用法用量编辑本段回目录
煎服,6~30g,或浸酒、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相关论述编辑本段回目录
1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治咽喉肿痛,心气痛。
2、《本草求原》:祛风,壮筋骨,消疬。
3、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行气止痛,舒筋活络。治跌打扭伤,风湿性关节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胃肠功能紊乱,胃肠胀气。外治毒蛇咬伤。
2、《本草求原》:祛风,壮筋骨,消疬。
3、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行气止痛,舒筋活络。治跌打扭伤,风湿性关节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胃肠功能紊乱,胃肠胀气。外治毒蛇咬伤。
附件列表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暂无标签
收藏到:
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