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岩柏岩柏,原名何百源,广东南海人。中共党员。1965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。历任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大理分院工程师,南海县人大办公室干部,广东佛山市文艺创作研究室副主任,《佛山文化报》副主编。1977年开[阅读全文]
摘要: 紫罗兰(十字花科草本植物)紫罗兰紫罗兰,拉丁文学名:(Matthiola incana (L.) R. Br.)十字花科、紫罗兰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,基部[阅读全文]
摘要: 蜘蛛香(败酱科缬草属植物)蜘蛛香,别名马蹄香、土细辛、心叶缬草、养心莲、养血莲、臭药、乌参、猫儿屎、老虎七、香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茎通常数枝丛生,密被短柔毛。根状茎横走,肥厚,粗大,块状[阅读全文]
摘要: 牛大力(药材)牛大力牛大力,别名猪脚笠、金钟根、山莲藕、倒吊金钟、大力薯。为豆科豆科崖豆藤属植物,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.。牛大力以根入药,主要成份为蛋白质、淀粉质及生物碱[阅读全文]
摘要: 款冬花,多年生草本,高10~25厘米。 基生叶广心脏形或卵形,长7~15厘米,宽8~10厘米,先端钝,边缘呈波状疏锯齿,锯齿先端往往带红色。 基部心形成圆形,质较厚,上面平滑,暗绿色,下面密生白[阅读全文]
摘要: 香茅草,别名包茅,拉丁文名Cymbopogon citratus.为多年生草本。秆较细弱,丛生,直立,近无毛,节部膨大。叶鞘无毛,基部者多破裂,上部者短于节间;叶舌钝圆,,膜质,先端多不规则的破裂;叶片狭线形[阅读全文]
摘要: 钩吻,别名:野葛、胡蔓藤、断肠草、烂肠草、朝阳草、大茶药、大茶藤、荷班药、猪人参、狗向藤、柑毒草、猪参、大茶叶、文大海,拉丁文名:Gelsemium elegans;马钱科、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,小枝圆柱形[阅读全文]
摘要: 血余炭 血余炭血余炭,中药名。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。取头发,除去杂质,碱水洗去油垢,清水漂净,晒干,焖煅成炭,放凉。生理特性本品呈不规则块状,乌黑光亮,有多数细孔。体轻,质脆。用火烧之有焦发[阅读全文]
摘要: 天竺黄 天竺黄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,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,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。冬季采收,砍取竹秆,剖取天竺黄,晾干。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,大多采用火烧竹[阅读全文]
摘要: 鱼脑石 鱼脑石又名 鱼耳石、鱼首石、鱼枕骨 异名石首鱼头石(《千金方》),石首鱼脑中枕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石首鱼魫(《濒湖集简方》),石首骨(《本草汇言》),黄鱼脑石、鱼首石(《浙江中药手[阅读全文]
摘要: 鸭舌草 鸭舌草根状茎极短,具柔软须根。茎直立或斜上,高12~35厘米。全株光滑无毛,叶基生或茎生,叶片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,由心形、宽卵形、长卵形至披针形,长2~7厘米,宽0.8~5厘米,顶端短突尖或[阅读全文]
摘要: 血竭 血竭血竭,药名:血竭。别名:麒麟竭、海蜡、麒麟血、木血竭。汉语拼音:xue jie,英文名:Dragon's Blood,药材基源: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。概述血竭血竭出自《雷公炮[阅读全文]
摘要: 龙齿 龙齿龙齿可分犬齿和臼齿,大小不等;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略弯而尖;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亦稍弯曲,一端较细,有深浅不同的棱沟。青龙牙为暗棕绿色,上有黄棕色条纹。白龙牙为白色,无花纹,有棕色斑点,有的[阅读全文]
摘要: 荆三棱 荆三棱:又名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、别名泡三棱、三棱草三棱;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。块茎可入药。形态特征荆三棱荆三棱多年生草本。高0.7~1.2m.根状茎横走,通常单一,间或有分枝[阅读全文]
摘要: 炉甘石 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。主要成分为碳酸锌(ZnCO3),尚含少量氧化钙(CaO)0.27%,氧化镁(MgO)0.45%,氧化铁(Fe2O3)0.58%,氧化锰(MnO)0.01%。其中锌往往为少量的铁(二价)[阅读全文]
摘要: 灶心土灶心土,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。全国农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火 的窑时,将烧结的土块取下,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,又名伏龙肝。1性能特点拼音: zaoxitu药物[阅读全文]